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厦门东如信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671|回复: 0

会展人才“绝对短缺”的背后

[复制链接]

73

主题

0

好友

33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发表于 2013-3-31 13:49:50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会展研究中心讯)  中国的经济已经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轨道,人才竞争更加激烈。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也造成了人才竞争的加剧。会展业作为服务贸易领域一部分,当然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目前,中外会展企业求贤若渴,但可能在几年之后,将可能出现会展人才“供给泡沫”现象。会展业人才供求状况

  会展人才在未来3到5年间,肯定是需求大于供给,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过后,状况很可能发生根本改观,从求大于供转为供大于求。

  首先从需求看,我国对会展业的准入政策逐步放宽,同时,会展业目前又是一个利润相对丰厚的行业,因而在未来几年会有大量的民营、外资及合资企业投资会展领域,从而使会展人才需求大增;另一方面,国内目前的从业人员大多数“半路出家”,虽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知识,在中国会展业的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未来市场主体更加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化的背景下,人才将成为企业竞争中制胜的法宝,所以,他们既具有充实自身专业知识的需求,更希望一些科班专业人才的加盟。

  其次从供给看,2002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少数几家高校获准招收会展管理方向的本科生,算是开创国内会展“正规”教育之先河,但是这些学生需要到2006年才能毕业。所以,2006年之前高校只能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帮助业界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无法输送科班的毕业生。

  当然,在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高校会展教育发展很快。据悉,截至2003年底开设与会展有关的课程的高校急剧增多,已经超过20所,如果按照每家高校每年招生50人估测,这意味着2007年之后,高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将超过1000人。会展业虽然增长较快,但行业规模并不大,因而对就业的绝对需求量不容盲目乐观。会展业人才流向趋势

  首先,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无论对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是对个人才华的发挥都具有积极意义。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何谓“高处”?对于企业界来讲,无非两条:一是薪水待遇;二是发展前景。会展也不例外,人才将流向那些有发展前景并且能够拿到高薪的企业。具体说:

  第一,从会展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流动看,虽然每个行业都会“有进有出”,但未来几年从其他行业流向会展业的人才会高于会展业流失到其他行业的人才。

  第二,从会展业内部的人才流动看,可能出现两种趋势:国有会展企业人才可能向民营及外资企业流动;小型会展企业人才可能向大型会展企业流动。随着竞争的加剧,小型会展业将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将降低;另一方面,随着会展业进入资格的放宽,民营与外资会展业将会快速增长,相对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与外资企业机制灵活,更能够给从业者提供有竞争力的薪水。外资展览公司对中国会展人才的需求

  外资展览公司进入后,吸引国内人才无法抵挡。国内会展企业唯一的应对办法是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利用更加熟悉本土环境的优势,把企业做强做大。表面看外资把国内会展企业的人才抢走,同时又让国内会展企业做强做大是一个矛盾。中国市场庞大,外资企业虽然管理比较规范,国际市场网络比较完善,但对国内市场的熟悉程度,他们并不具有优势。此外,从其他行业如家电业的发展进程看,过去外资从国产家电争夺人才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今天中国家电业不仅不怕外资的竞争,反而走出了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了重要地位。会展业优秀人才培养

  会展业是一个国际性、实践性和前瞻性很强的行业,所以理想的会展优秀人才培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1)与国外在会展领域知名的高校、协会和企业联合培养。这是因为会展业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强的行业,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国际市场状况,必须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会展人才培养中坚决不能以“本土特色”为借口,忽视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2)与国内实业界联合培养,包括采取在会展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聘请实业界专家到高校讲课等措施,增加高校与业界的接触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建立长期的在职教育机制,这种机制包括高校对业界的短期培训、业界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在职人员的边干边学等多种形式。之所以要建立这种机制,主要是因为会展业始终是一个站在产业前沿、反映产业趋势的前瞻性行业,这种行业特色要求从业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过去的经验,要不断学习,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要求,符合会展业的“前瞻性”需要。给人才提供发展空间的会展企业用人机制

  企业用人机制是复杂问题,涉及很多内容,至关重要的有三点:(1)科学薪酬机制。要把工资、年薪、奖金、股权、期权、养老金计划、奖励旅游等薪酬措施结合起来应用;(2)良好的晋升机制。企业高职不仅意味着个人薪水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员工个人价值的体现;(3)提供教育培训机会,员工自身要不断提高和发展,企业要不断地给员工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使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而不能对员工进行“掠夺式”的过度使用。会展业人才合理流动和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虽然人才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中进行重新配置,提高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地实现个人价值。但是对个人而言,“频繁跳槽”并不见得是一种理性行为。企业有自己的客户和文化等“专用资产”,跳槽后这些“专用资产”要进行重新花费成本进行调整和建立,因而“频繁跳槽”往往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人才流动必须建立在“合理有序”的基础上,盲目跳槽往往得不偿失。用人单位也不喜欢跳槽频率高的人的,据一位展界资深人士认为,一个人至少应该在一个单位干满三到五年的合同期吧。如果一年或是几个月就跳一次槽,给人的感觉他不会很稳定的,用人单位还是比较喜欢相对稳定的人。

  人才培养总体看法:(1)人才培养要有一流的师资、教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与设施,并不是谁都能够提供教育产品的,过去不少带有明显功利性目的的培训行为,对中国会展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并没有发挥太大作用;(2)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高校或者协会等但各环节能够完成的,需要把学历教育、职业资格教育、企业内部培训、员工边干边学等方面的力量共同调动起来,中国会展业人才培养的框架才能基本形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国际展览会论坛 ( 闽ICP备13005174号 )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36号

GMT+8, 2024-4-18 19:13 , Processed in 0.09720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